近日,多部门发布提示称,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吸收资金,实则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
识别这种骗局,大家需要记住这三大特点:
一是网络化、“高大上”。这种骗局主要通过网络或是聊天工具开展交易和收支资金。部分骗局包装得“高大上”,以获得境外优质区块链项目投资额度为由头,声称可代为投资。如果符合这样的特征,极有可能是诈骗——消费者一旦上当受骗,资金还已可能被转移至境外,难以追回损失。
二是宣称“只涨不跌”“高收益低风险”。有的骗局...
刚在银行办完业务,就接到理财推销电话;刚在网站浏览了买房信息,就接到房产中介公司的骚扰电话;刚给孩子报了课外班,就收到类似机构邀约短信……
当我们在网上留下痕迹时,个人信息也许正面临着被窃取甚至被利用的风险。提升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是降低风险隐患的重要手段。
我们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网银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邮箱账号等账户信息;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隐私信息以及你的设备信息、社会关系信息、网络行为信息...
【警方提示】
1.对于以领导名义要求转款的,请务必通过电话或者当面核实情况,注意鉴别对方真实身份。如遇到自称领导通过短信、微信、QQ、钉钉等聊天工具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汇款时要提高警惕,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和所发送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不便电话核实的,可以委婉询问对方一些小问题,如单位人和事的细节问题,以从侧面识别真假;
2.涉及转账汇款的,请不要盲目相信,务必当面或通过原有联系方式核实;
3.转账截图不可相信,有可能是P图,汇款未到账代为转账的一律是诈骗;
4.注意保护个人及单位信息,以防被骗子掌握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5.在未确认真伪的情...
一、信息诈骗概念
信息诈骗是指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的统称,“电信诈骗”包括电话诈骗和短信诈骗,是指利用各类通讯工具、互联网平台,借助公共通信网络向手机或其他短信接受设备发布虚假信息,并对其用户实施诈骗,进行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网络诈骗”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常见信息诈骗类型
(一) 虚构“中奖”信息诈骗。不法分子通过邮件、网络聊天软件等方式散播虚假中奖消息,让受害人误以为真,登录其所提供网站,并与之联系,不法分子提出先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各种手续费...
网络诈骗三招防
不听!
不信!
不转账!
1.返利活动诈骗
以过春节、情人节等节日为幌子玩“红包返利”游戏是典型的网络诈骗。不法分子选择节假日发布高额返现的虚假信息,然后以虚假成功返利截图为诱饵吸引当事人。若当事人索要返利,则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进行推脱。
【警方提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被所谓的红利所诱惑。不要轻信红包返利骗局,涉及转账、付款要提高警惕,多和亲友商量。
2.新冠疫苗诈骗
自新冠病毒疫苗获批上市后,什么时候能接种、如何接种也成为了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但一些不法分子却抓住了“商机”,谎...
近年来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无数幸福的家庭
被这些来自黑暗的陷阱
撕裂和摧毁
……
《眼前的黑不是黑》
让我做您的眼睛
带您看清电信网络诈骗套路
照亮黑暗中的世界
↓↓↓
手法还原:
1.通过短信、社交软件吸引目标群体。
2.晒兼职收益,晒付款截图,骗取信任。
3.第一单正常刷单,让受害人获得返利。
4.第二单开始让受害人付出的成本不断加大。
5.以“任务未完成”为由,拒退本金是刷单诈骗惯用手段。由于此时受害人已经付出巨大成本,为了拿回本金,通常会继续刷单,最终血本无归。
刷单诈骗案件一般以招聘兼职人员、做线上兼职任务的形式进行,目标人群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 。
第二种是没有工作、赋闲在家的待业人群。
第三种是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不高的自由职业者。
警方提醒:
...
集设备,严防范:积极配合物业安全管理工作,出入小区要随手关门,慎防陌生人尾随进门。
查门窗,不疏忽:家中的门窗、排气口、空调口要经常检查,损坏了要及时修补更换。
多照应,多互助:邻居之间团结和睦,互相照应是加强防范的良策,当遇见陌生人徘徊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施计谋,空城计:晚上全家短时间外出时,最好要亮上灯,长时间全家外出时,要在阳台上晾上一些衣服。
存银行,记心中: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的现金、存单,存折上的帐号、密码要记在心上。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办案调查,一律通过上门或者请当事人到派出所等公安场所的方式面见当事人,绝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直接调查处理,更不会要求当事人汇款、 转账。与此不符的,公民可视为涉嫌诈骗行为,可直接到辖区派出所报案。
“春节来临,又正值疫情防控期间,冒充疾控中心发送疫苗预约假消息、春运车票机票退改签等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白山公安提醒广大市民谨防上当受骗,平安过节。
高发的6类诈骗包括:骗子冒充疾控中心发送新冠疫苗预约等假消息,引诱受害者点击包含木马程序的虚假链接,套取个人信息诈骗;不法分子潜入班级家长群, “克隆”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发布虚假信息,要求家长交纳疫苗费用;不法分子假借火车票、机票退改签和“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等名义实施诈骗;使用陌生号码,冒充亲友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汇款;微信发送附有“钓鱼”网址的“红包”链接,吸引用户点击并输入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