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防范指南

年底这十大案件呈高发 “捞一把”过年2020-01-21

 
  年底特别是春节前,人们购物、送礼、聚会、银行取款、商店备货等情形相对集中,同时犯罪分子也借此“捞财”疯狂作案,导致某些犯罪呈增多态势。犯罪分子乘年终之际,"狠捞一把"的思想,促使各类侵财类案件处于高发态势。
  几类主要多发性案件
  1、入室盗窃居民住宅案件。乘着年终临近,居民外出旅游、走亲访友、聚会等活动的增多,致使许多居民家中白天或者夜间无人居住成为安全防范盲点,犯罪分子极有可能乘此机会再次疯狂作案。
  2、盗窃车内财物案件。年终,市民在外用餐、游玩频率增加。同时,城市专业停车场数量以及容量与汽车流量的不平衡,使得大多数在外停放的汽车...

警惕信用卡未离身却被盗刷外币的案件2020-01-13

 
  近期,各地发生多起被害人信用卡未离身即被盗刷外币的警情,警方通过分析发现嫌疑人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受害人信用卡信息进而制作伪卡实施盗刷行为:一是犯罪分子在银行ATM机上安装读卡器等盗码设备,持卡人在读卡器上刷卡时,即能克隆获得储户的银行卡资料,再通过ATM机上方的微型摄像头偷拍获取密码,以制作伪卡盗刷。二是受害人网上购物时,部分购物网站设置“信用卡支付”,不需要密码,只需提供身份信息、卡号、有效期和验证码等信息就可直接扣款。事主一旦不慎登陆钓鱼网站或有黑客软件侵入电脑后,信用卡资料容易泄露而被盗刷。三是持卡人在ATM或POS机上使用银行卡取款、商场...

当心骗子盯上你的年终奖 谨防“九大骗局”2020-01-06

 
  临近年底,小心骗子已经盯上了你的年终奖。自银行自助服务机转账新规正式实施后,骗子的作案手段也有了变化,诱骗受害人通过银行自助服务机实行卡对卡转账的明显减少,继而转变为通过网银,或者现金无卡存款的方式来诈骗。
  警方发出预警,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春节前可能出现的“九大骗局”。
  一、虚假红包诈骗
  临近节日,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有不法分子趁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中,派发虚假“元旦”祝福红包,诱骗大家点击,套取个人信息,或传播木马病毒,盗取银行账号。
  识骗方法:慎点此类红包领取链接,如果不小心点击,应第一...

隔空“盗刷”来袭 如何辨“异象”2019-12-30

 
  手机、银行卡与本人“窝”在家中,一觉醒来,卡内余额却被盗取刷尽,目前像这样利用技术盗刷银行卡的案件在多地发生。警方提醒当手机信号从4G掉到2G、收到不明短信验证码时需防范盗刷风险。
  在这类盗刷案件中,犯罪分子通常使用特殊设备截获基站信号范围内的手机短信息,同时,利用银行、网站和移动支付软件的技术漏洞,获取手机机主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这样便可实时截获被害人手机验证码短信息,用手机话费充值游戏点券后转卖,或是直接通过快捷支付盗刷被害人银行账户内的钱款。
  遭遇类似盗刷“攻击”时,手机信号会忽然从4G降为2G,有可能会收到不明短信验...

如何防范入室盗窃2019-12-23

 
  入室盗窃犯罪作为一种常见的多发性侵财犯罪涉及千家万户,必须提高警惕,引起重视。同时,入室盗窃犯罪还是一种可防性案件,只要我们增强防盗意识,落实防盗措施,绝大多数被盗案件是可以避免的。
  警方提示:
  1、出门务必关好门窗,反锁防盗门,不将钥匙存放在门前脚垫下、花盆里等自以为安全的地方。
  2、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现金及贵重物品,存折、贵重物品不要与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放在一起。
  3、楼内发现可疑人员,应提高警惕,核实身份。
  4、夜晚睡前务必从室内用钥匙反锁防盗门,并将钥匙与锁孔处于垂直状态,可减少被技术开锁入室盗窃风险。
  5、夜晚睡觉...

遇到抢劫该怎么应对 如何有效的自我保护2019-12-16

 
  抢劫案件的手段恶劣,除侵犯公私财产外,往往伴随着伤害、强奸、杀人等恶性案件的发生。因此,抢劫犯罪比其他侵犯财产罪的社会危害性恶性更大,历来是公安机关打击的种观点。下面向您介绍几种防范抢劫及遭遇抢劫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1)周旋。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对方的注意力,松懈对方的警惕性,拖延时间,寻机迅速逃走脱身报警。
  (2)呼喊。突然大叫"救命呀!"对方惊恐不安,乘机脱身。
  (3)耍赖。突然倒在地上耍赖打滚,叫喊哭嚎,引来旁人围观,令歹徒惊慌失措,你可乘机呼救报警。
  (4)认亲。当不远处有大人时,你可佯装惊喜万分。跑过去直呼"叔叔"或"大哥",...

假公众号骗局,普通人怎么防?2019-12-0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人们之前需要线下办理的业务都可以在线上办理了,但有些人缺乏有效甄别网络平台上海量信息的能力,相应的行业规范和法律规范又未能与时俱进,并且公众号注册管理等方面尚存一些漏洞,导致不法分子乘机使用“高仿名”冒充正规机构,或者通过造假、借用他人工商执照、法人信息注册公众号,频频实施诈骗。
  近期,许先生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车辆年检短信,短信内容为:“您的小车免年检期限要到期,可以在公众号线上年审。”之后,许先生按照短信内容搜索到一个名为“xx车辆年检”的公众号。进入公众号后,许先生通过链接被诱导进一个网址里操作,并...

谨防保健品虚假宣传的九个套路2019-12-02

 
  为帮助消费者识别骗局,保护自身权益,警方特此总结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常用的九个套路。
  套路一:免费礼品
  推销人员大多通过发宣传单,免费发放如鸡蛋、大米、购物车、面、油、杯等礼品,或用保健品包装盒、票据换礼品,让老年人进入圈套。
  路二:假借公益
  保健品销售公司会假冒某某公益活动的名义,打着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来听普及健康知识的讲座,其实是为推销产品做铺垫。
  套路三:夸大承诺
  保健品销售公司往往无据承诺、虚假承诺、夸大承诺。他们宣称销售的产品能治高血压、降血脂,对胃好、对肾好、对肝好,还可控制糖尿病……类似的保健品诈骗销...

同一号码,可打电话、发短信并非同一人2019-11-27

 
  “领导短信通知手机换了新号码”,警惕意识很高的你回拨号码,确认真是领导接听,就以为新电话号码真是领导的?这其中的套路会让你大吃一惊……
  典型案例:
  今年8月,郑州一公司的财务人员小张收到公司王总手机号发来的一条短信,内容称:“小张,我的号码换成189XXXXXXXX,以后有事请打这个电话。”
  小张将新号保存下来,同时还留了个心眼,没有覆盖原来的号码,而是将这个新号码存为“王总新手机号”。之后,小张每次请示工作,都拨打“王总新手机号”。而接通的电话那头,也确确实实是如假包换的王总。
  数日后,王总安排小张订一张次日到北京的机票。小张很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