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年龄、敦厚壮实的身材,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快人快语、做事豪气冲天——即使是在大山深处的乡村,社区老民警王忠民仍旧像一团炽热的火,温暖着淳朴的村民,守护着乡村的平安。
调动岗位那天,王忠民领着新来的管片民警小李走进张大娘的家:“兄弟,我可是把我的亲妈托付给你了啊!”
这是一段延续了差不多十年的母子情深的故事。当王忠民冒着凌冽的严寒为老人张罗完后事,老人的亲属感动得要给王忠民下跪谢恩。
2004年夏季,按照国家政策,王忠民从原通化矿务局公安处转制到地方公安机关,成为白山市公安局通沟分局的一名社区民警。从那时开始,性格豪爽、乐于助人、做事认真的王忠民,就像一团不知疲倦、烈烈燃烧的火一样,忙绿而快乐地工作。也就是在那之后不久,他认识了后来把他称为“儿子”的张玉琴老人。张玉琴的老伴已去世多年,老人唯一的儿子又在2005年的一次矿难中去世。孑然一身的张大娘住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破旧房子里,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生活条件十分困难。王忠民在入户走访中看到这一情况后,自己掏钱买来了维修材料,帮助老人将房子进行了维修。之后他又多方协调将老人每月70元低保收入提高到180元。他还时常掏钱为老人买去米面。这种事做一天好做,可老王一做就是接近10年。2009年春天,通沟街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启动,老人犯了愁:拆迁走了谁照顾我啊?同样也属于拆迁户的王忠民知道这件事后,回家和媳妇商量,决定把老人和自己家一起搬迁,继续照顾老人的生活。王忠民东奔西走,终于通沟街河东找一院两户型的农房。2009年7月16日搬家那天,他把张玉琴老人和自己家一起搬到了租房处。刚搬来的时候,附近邻居都以为老人是王忠民的母亲,老人含泪说:“他不是我的儿子,就是我的包片民警,可他对我比我儿子还好啊!已经照顾我5、6年了……”
2012年6月,王忠民调往太安乡警务室工作。和新来的管片民警小李交接完工作之后,王忠民专门把小李领到张玉琴老人的家中,郑重其事地说“兄弟,我可是把我的亲妈托付给你了啊……”
尽管调到了相距20多公里以外的乡村工作,重情重义的王忠民也没断了和老人的联系。每逢回局里开会或是进城,他都要抽出时间买些粮油水果去老人家看看,帮老人做些家务。每逢过年过节,王忠民都和妻子一起,去给老人收拾卫生、做饭做菜,陪伴老人。
2014年1月,老人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从外地匆匆赶来的远方亲属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弥留之际,老人说:“给忠民打个电话吧,他能把我的后事安排的妥妥当当……”
乡村里的事,都是些一地鸡毛的小事。王忠民说:千万不能小看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酿成大事
太安警务室是通沟分局最为偏远的一个农村警务室。管辖人口1100多户3000多人,五个大大小小的村落分布在140多平方公里的大山里。王忠民喜欢在这里工作,他说这里的空气好、环境好、淳朴的村民们更好。工作不久,他就动员已经退休的妻子把家搬到了警务室。妻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警务室的义务值班员、调解员、接警员。
为警一任,就要守护好一方平安。上任后,王忠民马不停蹄地走访各村的村委会,用火一样的热情和工作激情,感染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十里八乡的村民。他和村委会一起精心选派责任心强、群众威望高、办事公道的人员担任治保会主任,组建起了村民义务治安巡逻队和十户联防等群众性治安防范组织和矛盾调解处理机构,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辖区的治安秩序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规。
热爱,是干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动力源。因为热爱社区民警这个岗位和最底层、最朴素的群众,所以王忠民既是全局年龄最老的社区民警,同时也是全局社区业务最棒的民警。他不但能对所有的基层基础工作做到“一口清”,同时还善于总结规律,实施主动攻防的工作措施。
每年的春季,是乡下矛盾纠纷的高发期,也是治安案件的高发期,很多村民会因为耕地交界处的界限发生矛盾。每到这个时候,王忠民早上起得要比农民还早,晚上睡得要比白领们还晚。2014年4月28日,天刚蒙蒙亮,黑沟村的村民李老汉和王老汉因为地头的两条半垄地的“主权”问题吵了起来,继而发生厮打。村治保主任在劝解无效的情况下,打电话向王忠民报警。头天晚上忙着整理入户登记资料直到半夜才睡的王忠民顾不上疲倦,火速出警。现场调解无效,王忠民就把同样还没起床的村委会主任喊了起来,把村里的土地分配台账拿到了地头,对照台账现场丈量。“事实查清、说理执法、案结事了、不留隐患”,按照自己独创的“老王式治安案件处理工作法”,在双方心悦诚服的基础上,王忠民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分别对两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和处罚。
2015年5月8日傍晚,忙活一天的王忠民刚进家门端起饭碗,又接到报警电话,村民小李说:邻居老张头蛮不讲理,把原本是两家共用的通道用木杆给夹死了。妻子劝王忠民先吃口饭再去调解,王忠民苦笑着无奈地说:“千万别小看了农民对‘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彪悍意识,一旦我去晚了,就可能演变成‘流血事件’。”王忠民这次又是饿着肚子,忙活到半夜才回家吃上晚饭。
鉴于农村春耕期间,因耕地界限不清极易引发治安案件的实际,王忠民积极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定期对特殊地段的耕地进行丈量确认的建议”,被相关部门予以采纳并组织实施。王忠民信心满满地说:从明年春天开始,我们辖区的治安案件,将会大幅度下降。
大哥大嫂、大侄外甥,你们记好了,这就是我老王的电话号码,别管白天晚上,有事需要我就打电话,我就是咱村里的110
在太安乡1100多户村民中,片警老王的知名度绝对不亚于的各个村屯的“党政领导”。因为这些村民的家中,都留有片警老王的电话号码。每逢村民们遇到急事、难事、险事,都会想到民警老王。
太平村的小亮在是个高中生,由于高二统考临近需要身份证,而之前小亮没有去办理身份证。情急之下小亮的父母的拨通了老王的电话。“没问题,这事交给我老王就行了”王忠民随后联系了分局户籍员给小亮拍了照片,20天后,王忠民把小亮的身份证送到了家中。
黑沟村居民王全美因为丈夫长期不在家,自已又在家带小孩,到派出所办理新生儿入户不方便。王忠民入户走访的时候,拿着她孩子的入户材料替她到居委会和计生办办理有关手续,又到分局帮她办理新生儿入户,办成之后把户口本送到王全美家中。
黑沟村居民王炳信是一个让老王格外牵挂的特殊家庭。全家6口人中有4人是智障人士,4口人的生活全靠王炳信老两口照顾。王忠民差不多每个周末都到他们家中看看,有时工作忙,或者被别的事情耽搁了,老王就会安排妻子去看看。每逢秋天临近,老王都到他们家中帮着收割庄稼、劈柴掏炕、准备过冬用品。2014年在他们家进行暖房子工程改造时,老王从头到尾地帮着忙活,让这个特殊的家庭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王家二弟王炳海因为智障经常离家流浪,每当找不到二弟又恰逢天气恶劣的时候,王炳信总是想起让王忠民帮忙。不管白天黑夜,王忠民只要接到电话,就会马上驾车赶来。
辖区内的新立村地处偏远,是个连出租车都不爱去的地方。每逢这里的村民遇到紧急情况想去市区的时候,也会向老王求援。村民李成君的身体不好,患有癫痫病和心脏病。每逢下片工作路过新立村时,老王都要去李成君家看看。2013年7月8日,王忠民在入户工作时,突然接到李成君妻子的电话,称李成君突发心脏病,需要紧急送往市里的大医院治疗。老王立即驾车赶到李家,发现李成君抽搐不停。情况紧急,本身也患有高血压和正处于脑出血康复期的王忠民顾不上自己50多岁的年纪和身体,一把抱过李成君,一路小跑地送到警车上,打开警灯,一路飞驰30多公里,将李成君送到市医院,在老王的帮助下,李成君从死神手中躲过一劫。李成君康复后,夫妻俩把感谢的锦旗送到了分局。
乡村老警王忠民,用火一样的炽热感染和温暖着大山深处的村民,传递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和谐与安宁。他先后两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他用点点滴滴、普普通通,但却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每一个季节的轮回中,用千百次的重复,写下自己的名字——忠诚、为民!
吉林省公安厅正在开展全省第二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我市通沟分局太安警务区民警王忠民、白山边防支队六道沟派出所副所长宁忠伟被确定为第二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第一批候选对象。为更好地宣传全市公安队伍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展现白山公安队伍良好风貌。
投票方式如下:
1、网页投票:http://zt.xwh.cn/yh/jcpx/index.html,新文化网“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专题。
2、微信投票:关注“吉林公安宣传”微信公众号,回复“投票”即可进入投票窗口,根据投票规则进行投票。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