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赵志全,男,汉族,现年46岁,共产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白山市江源区公安局副局长。
爱民模范赵志全
他是领导眼中敢打敢拼的“硬汉子”,他是同事眼中九死一生的“疯”局长,他是兄弟眼中苦惯了的“抠”局长,他就是“全国爱民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获一等功的人民公安——赵志全。
“硬汉子”不顾病痛,赶赴前线
第一次见到赵局长是在他的办公室,隆冬的暖阳在办公桌上投下光影,各种文件凌乱而有序的放在那里,赵局长想找什么,不出一秒的时间就可以准确的拿到。他看到我,微笑地示意,知道了我的来意,便说了句“写写兄弟们,我没啥写的”,目光与思维随即被其他同事的案件问题带走了……
在来的路上,心里还盘算着要和赵局长聊些什么话题,站在他办公室的那一刻我放弃了,因为他的办公室时刻都有人来,问这个案子的线索,问那个案子的讯息,在“清网行动”中,赵局长探索总结出的“比对分析法”在实战中越发成熟管用,无愧省厅人才库中“刑侦专家”的称号。目光向下移动,果然看到了传说中放在电脑机箱上的腿,机箱上垫了一个白色的绵软垫子,似乎能让腿舒服一些。在不打扰他工作的前提下,我悄悄的在他身后看了看他的腿,明显比正常情况下粗很多,表皮红肿。刑警队的王警官说,赵局长积劳成疾下肢血管扩张,拖了一年之久,上个月刚刚在上海做了手术,躺在病床上了解到区局“打盗骗保民安”专项行动成效不理想,又想到要在“两节”期间为百姓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他就躺不住了,立即要出院回到工作岗位。主治医生意见是手术后只需卧床10天就可基本恢复,不要急在一时,身为医生的妻子也极力反对,因为出院路途颠簸、运动过度可能造成血管破裂甚至截肢。赵局长不顾主治医生的劝阻与反对,不顾妻子的恳求与眼泪,竟提出与医院鉴定“提前出院,后果自负”的协议,众人无奈,只得由着他离开。
因赶路心切,途中无法正常休息,还没到家,赵局长就发起了低烧,小腿肿得比平时粗2倍多,妻子急了:“赵志全你不要命了。单位没有你,别人可以替,咱家没有你,我和女儿怎么办?”他没有回答,直接到了单位,第一时间投入工作,就此吃住在单位,甚至去医院打针都是兄弟们硬拽着去的。
身为主管刑侦副局长的赵志全不用每次都到现场参与实战,凭借他精准的研判,兄弟们去行动就可以了,但是他不放心,生怕放过一丝细节,总是与大家一起行动。从医院回来的第一次抓捕中,他又执意去现场,兄弟们拗不过,同意让他在车里等,因腿不能长时间悬空,就在副驾驶挡风玻璃下放了四个小时,直到抓到人。就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一个月的时间,江源区公安局共破获盗骗案件123起,经济案件2起,逮捕犯罪嫌疑人12名,起诉1名,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疯”局长无视自身,一心为案
因为赵局长工作太忙,我只得来到刑侦大队,和办公室的兄弟们聊一聊,大家争先讲着赵局长身上发生的趣事,真是“疯”一样的公安,他的心里只有工作、案件,别无其他,并为此殚精竭虑,无所畏惧。
片段一:2010年仲夏,浑江的涨水时节,一个掉包诈骗案件的嫌疑人为了逃避追捕,跳到了浑江区修正大桥下游处的水中,他心怀侥幸的游到了一处滩涂,以为凭借疾涨的水势可以阻止抓捕民警的脚步。没想到,追踪而至的赵局长,身系安全绳纵身而跃跳到了江里,可此时正是浪头最大、水势最急的时候,一个浪过来,赵局长的身影就不见了,只剩一根绳子赚在了大家的手里,岸上的人都慌了,不知该怎么办。几分钟后,赵局长在离绳200多米处出现了,他顺着水势游到了嫌疑人身边,将自己的救生衣脱下来给他穿上,一路斜线游向岸边……
事后兄弟们说,多亏了赵局长水性好,才能顺利度过当时的危险,就在那种情况下,他还不忘保障嫌疑人的安全……
片段二:2009年前后,百姓报案称在苇塘发现了一个疑有爆炸装置的包,得知案情后,赵局长一边联系市局相关部门,一边组织兄弟们赶到现场,在确定需要排爆后,赵局长让大家都退后,自己来排爆,有人提出陪着他,他坚决不同意,最终自己穿着防爆服安全拆除了装置。
兄弟们说,他绝对是“兄弟们,我先上”而不是“兄弟们给我上”的局长。
片段三:去年在北京办案期间,他带领兄弟们三天三夜没有休息,连续收集分析研判,终于查到了嫌疑人的线索,为了确定嫌疑人的具体位置,他与一个兄弟开车前往疑似地点,行驶了一段路程,发现车进不去了,同行的兄弟建议说“咱们等待援助吧,这也不具备继续工作的条件。”赵局长勘查了一下地形说:“不行,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抓捕时机不容错过,我们时刻都要记得,必须对被害人负责,对群众的生命财产负责。”于是,他们顺着一处下有桥洞的50度斜坡爬到了高速公路上,因他腿脚不好,小兄弟跟在后面,真怕他摔下来。但是他似乎从来不担心自己,之后又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了想要找的地点,成功抓捕了犯罪嫌疑人。
采访当天,那名同行的年轻警察说,他是真拼啊……还有很多直面尖刀、高高的脚手架等危险场面的抓捕故事,让人感叹,赵局长真是无惧无畏只为民啊!
“抠”局长足智多谋,俭以养德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会纳闷,为什么“足智多谋”跟在“抠”后面,是的,你猜对了,赵局长在兄弟们眼中“抠”都抠出了智慧。
片段一:2000年前后的一个冬天,赵局长一行3人,去洛阳办案。到了当地,赵局长立即与当地警方联系研究案情,告诉兄弟王警官,你去找住的地方,要便宜的啊!为了办案方便,王警官在附近找了几家,最便宜的是带早餐,三人每天160元的一家。回来一碰头,赵局长说:“不行,太贵了,出来办案不是住一天两天的,我们要等到案子破了再回去,更要懂得节省经费,破更多的案。兄弟,你再去,以每人每天不得超过15元的标准找。”王警官一听:“那没有,不信你自己去看看。”赵局长听了笑了笑:“行,你等着我啊!”半小时后,似有千里眼的赵局长回来了,告诉王警官一个七拐八拐的路线,说那有一家,自己讲价到每人每天20元,给王警官的任务是讲到三人每天40元。王警官找了半天才找到了那家小旅馆,真是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的,那真是忆苦思甜的好地方,大通铺、四处透风、床板上只有薄褥子,王警官太了解赵局长的脾气了,硬着头皮讲价,讲到了3人每天50元,回去赴命,赵局长说:“你看,这160元能住几天?多合适!”三人白天出去办案,晚上睡到下半夜就被冻醒,那还乐此不疲呢……
片段二:几年前去山东抓捕命案嫌疑人,路上连续走了17、8个小时,遇到饭店赵局长就说再坚持坚持,大家没有办法只得跟着走,又过了几个小时,有人实在扛不住饿了:“下一个饭店必须吃!”因每年都会来山东办案,对当地较为熟悉的赵局长说好,一定安排你们吃一顿“好”的。果然,车又行驶了1个多小时,看到了一处大招牌,是朝族风味的,大家喜出望外,心想赵局长这次怎么这么大方?他一向都是节俭惯了的。但是,大家还是迫不及待的下了车,跟着赵局长走,没想到他绕过了这个大饭店,在其后面的一个小吃部点了饭菜,5分钟后,赵局长拔腿就走,大家只好放下碗筷跟上。因没有贻误战机,大家及时将嫌疑人抓捕到案。回到江源后,大家一肚子埋怨,说跟着赵局长办案吃不饱饭,没想到几天后,赵局长把大家伙请到了家里,吃了一顿嫂子亲手做的“大餐”,而且,赵局长竟因为那天没让大家吃饱饭的事向兄弟们道了歉……
其实,这样的小事几乎随案可见,刑警队的兄弟们说这么多年了,和赵局长在一起再苦再累也踏实、也甘心、也高兴!因为他从来没有私心,每天早上7点10分准时到单位开始工作,寒暑无阻;因为他真心待兄弟,大家的苦与累他都理解,总是先自己做好,让人打心眼里敬佩;因为他心中天地只有民,早已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赵志全以最淳朴的感情热爱着自己的职业,以最普通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时光,以最踏实的业绩擦亮了人民公安的忠诚誓言!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