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神、一个指令、一个动作……彼此都能心领神会,条件反射般的作出相对应的所有动作,这便是警犬训导员与警犬独特的交流方式。日积月累的训练,训导员和警犬之间逐步形成了默契,他们是亲密无言的“战友”,生活中的“好伙伴”。7月5日,记者走进吉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感受训导员与警犬之间的故事……
警犬是如何精准搜出目标的?
在白山市抚松县轮训队训练场上的草坪中,2名训导员正在给史宾格“黑飒”刷毛、修指甲。这只犬闭目养神,悠然惬意。
史宾格犬,性情友好、渴望快乐、容易驯化、服从性强、搜索耐力好,是一种运动型犬,身体结实,极有力量。当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身体肌肉分布均匀且十分对称,它对人类十分热情,而且具有长耳犬的活力和功能。列入警用序列的警犬,它们还能执行气味追踪、搜毒、扑咬、护卫等7类任务,任务不同,犬种也不尽相同。
“搜!”训导员江枫一声令下,一只警犬进入“案发现场”。这是一只白底棕花的史宾格犬,也是一只专业的搜毒、搜爆犬。进入现场后,它马上进入工作模式,对着8个罐子用灵敏的鼻子不住地嗅探,仅用十几秒,它对着一个罐子蹲坐下来示警。江枫拿起罐子从里面掏出一个白色的塑料袋,里面果然装有一包粉末状的毒品,这一幕是警犬复训考核的现场。
警犬是如何精准搜出毒品的?
“从小我就让它搜玩具、火腿肠和毒品,用洗衣粉、香皂、牙膏等进行干扰,对它的嗅觉和服从性进行综合训练,搜到后会说好狗、好狗,给它奖励。”江枫说,搜毒主要靠的仍然是气味识别。
“训练搜索类任务,大多用史宾格、拉布拉多和马犬等嗅觉灵敏度较高的犬种。“黑飒”虽然不能像德牧、马犬、东德犬、昆明犬一样与犯罪嫌疑人搏斗,但是它体型小,可以深入缝隙等狭小空间内进行嗅探,准确找到犯罪嫌疑人隐蔽的藏毒点。”江枫说。
一辆黑色桥车驶入执勤现场,随着一声“搜”的口令,3岁多的警犬“黑七”立刻跑向“可疑”车辆周围,不停地用鼻子嗅,没多久,“黑七”跳上车迅速锁定助训员事先藏放在车后备箱内的黑火药所在位置,随后它立刻坐下,以特有的方式示警,向训导员颜东明示意黑火药就在汽车后备箱垫底下。
警犬如何成长为搜毒搜爆高手?
而另一边,戴上护袖的警犬训导员王春雷,用棍棒击打护袖发出挑衅的叫喊,这是模拟犯罪嫌疑人潜逃场景。德牧“黑柚”跃跃欲试、极度兴奋、传来“汪汪”的叫声,随着训导员李袁发出“袭”的口令,“黑柚”像箭一样冲向目标,一口咬住王春雷的扑咬袖不放,无论王春雷怎么挥舞挣脱,“黑柚”就是不松口。警犬训导员李袁“黑柚”的主人连续发出两声“放”的指令后,“黑柚”才恋恋不舍松开了护袖,尽管小眼神满是不甘,但还是扭着屁股按指令坐在李袁一侧。英勇凶狠的扑咬、干净利落的服从动作、精准高效的爆炸物搜寻……这样的训练,两人一犬每日要进行上百次。
“这种训练实战性强,如在实战追捕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一旦被制服,我们就要保护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安全,要求警犬听从口令,及时放口。”李袁说。
“黑瑞”是一只马里奴阿犬,专业是巡逻护卫,只要在训导员高明炜一声令下,“黑瑞”就会锁定目标,快速出击,抓住目标,紧咬不放……一系列动作自然顺畅。
坐、卧、立、袭、放……要做到令行禁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简单的动作可能要分解训练几个小时,还要根据犬的状态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训练强度,在训练扑咬时由于犬过于兴奋有时会咬伤训导员。
如何将这些可爱的“汪星人”训练成箱包搜毒、车辆搜爆、山地搜捕的高手?
这需要警犬与训导员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密切配合。一条优秀的警犬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警犬训导员。
神情憨厚、皮肤黝黑的警犬训导员骨干王春雷,2016年当兵时就是一名训导员,转隶后2019年11月份又主动到哈尔滨训练基地学习了6个月,是名优秀的警犬训导员,曾在2020年3月荣获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专业知识竞赛中个人第一名,与警犬“黑曜”成为了“最佳搭档”。
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磨合训练,才能达到在任务中的默契配合。为了让警犬“黑曜”在实战中更好的发挥作用,王春雷总是比别人提前起床一个小时携犬进行强化训练,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和“黑曜”在一起。虽然每天一身脏衣服,沾满了狗毛,身上还有一股难闻的味儿,训练时还比较单调枯燥,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渐渐地他与警犬“黑曜”之间增进了信任感与默契度。警犬“黑曜”有着强大的咬合力、迅猛的攻击速度以及精确的攻击能力,天生就是当护卫犬的好苗子。“2米多高的围墙,一个借力就能跃过,奔跑速度能达到每小时40多公里。”王春雷直言,“黑曜”出马,光是看架势,就已对不法分子形成强烈的心理震慑,“黑曜”参与执勤500余次,在侦查破案中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参加大型活动5次。
警犬如何成为民警最亲密战友?
“警犬饲养可是技术活,分为日常饲养与特殊饲养两种。训导员要准确识别各类常用饲料,还要了解警犬消化吸收过程,并严格执行饲养标准、饲喂方法与相关要求。”王春雷说到。去年的时候,警犬“黑曜”得了胃肠疾病,总是坐卧不安。王春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主动查找书籍,为“黑曜”打针、涂药、剪毛,后来还专门为爱犬配备了医药柜。每当警犬感冒、肠胃不舒服、打疫苗这些日常的琐事,他都亲力亲为。用他的话说,既然喜欢那就用心做好,警犬保持健康,就是保证战斗力。
警犬训导员尹广志是一名00后的移民管理警察,他的脸上时常挂着笑,给人一种腼腆又面善的感觉。因为小的时候他就特别喜欢狗,2009年10月份他主动报名经过层层选拔在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学习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警犬训导员。
“当时在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有很多警犬,分犬的时候,‘黑伯’在最偏远的笼子里,当时它特别瘦小,我当时看见它眼睛里有亮光,一眼就看中了它,感觉它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警犬。”尹广志回忆时说。
为了与“黑伯”培养感情,一开始它胆子比较小,比较害怕我,在每次喂食的时候,多给它抓一些食物给它吃,对它倍心呵护,很快就取得了它的信任,学起来也特别快。“黑伯”属于那种执行搜捕和扑咬、护卫等任务的犬种,在训练的时候,追捕、扑咬训导员轮流做人肉靶子,这些“小家伙”也会犯错误,几乎每位训导员都被爱犬划伤过,因为刚开始不知道“黑伯”的力量有多大,在它咬到我的时候直接把防护服咬穿了,手上、胳膊上都有它的印记。
“记得第一次出任务的时候,在长白山林海雪原的深山里抓捕犯罪嫌疑人,当时的积雪有80多公分,‘黑伯’总是冲锋在前,它的嗅觉非常灵敏,我们跟着它,发现犯罪嫌疑人的时候迅速咬住犯罪嫌疑人的衣袖将其扑倒,抓捕完回来后,心情特别开心,因为立功了,我买了一块肉还有鸡蛋给它加餐,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我跟‘黑伯’是最亲密的战友,在平常生活的时候‘黑伯’也是我最离不开的亲人,我觉得有它的守护,在戍边的每一天的日子里特别踏实温暖。”尹广志说。
警犬训导员是警察职业中最苦的工作,集脏、苦、累、险于一身。要想把一只顽皮的幼犬训练成令行禁止、机智灵敏、勇猛无比的合格警犬,训导员必须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和努力。单就枯燥的重复训练来说,一天要做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还有给犬防疫、打扫犬舍、清除粪便、犬料配制、喂养……样样都要精细,不能有一丝马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时常一身味”这就是警犬训导员真实的生活写照。
随着入夏气温日渐攀升,为提升高温环境下警犬在执法执勤、边境巡逻、处突工作中的适应和实战能力,近日,白山边境管理支队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和总站的工作部署要求,在轮训队集中组织开展了“带犬民警携犬技术实战训练”,着重对服从、捕咬、追捕、越障、闻嗅等警犬技能科目进行集训,着力提升遂行任务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
对训导员民警来说,警犬就是“战友”“伙伴”“亲人”,他们与这些“无言的战友”朝夕相处、荣辱与共,他们与这些“无言的战友”都在并肩战斗、风雨兼程,他们与这些“无言的战友”默默地一起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尽职尽责、忠诚守护。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