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年走基层,岁岁有新事。近日,白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公布2023年度“白山好人”名单,白山公安系统共有6名民警辅警当选。即日起,“平安白山”组织记者走近部分当选民警辅警身边,以《新春走基层》视角,展现他们坚守岗位、服务群众、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
新春走基层,记录感人瞬间,讲述警营故事,展现公安风采。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1985年出生的杨刚,从警已有12个年头。这期间,派出所、情报信息中心、刑侦大队,处处都留下了他辛勤耕耘的足迹。他似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每一个岗位上都牢牢铆定,凭借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儿,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不断开拓创新,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他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2次,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24年荣获“白山好人”荣誉称号。
“那时候如果不是杨刚研发出了比对软件,我们的眼睛都要看瞎了。”时任蚂蚁河派出所所长的史衍刚回忆道。2013年,初入警队的杨刚被分配到临江市公安局蚂蚁河派出所。彼时,全省公安机关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全所上下为了按时完成人员信息核对任务,全员没日没夜的盯着一张张表格里,用肉眼一条一条的比对。效率不高不说,还容易出错,更别提去重、去错了。”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杨刚,看到这种情况,一边上手学习工作流程,一边暗自决心要以所学知识为同事们减负增效。他以所为家,吃住都在所里,完全沉浸在代码与数据的世界里。经过了半个多月不懈努力,他终于成功研发出比对软件。通过使用该软件,原本需数日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被极大地压缩至短短几分钟。同事们无不为之惊叹,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彻底让大家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我当时也没想到我能行,但是看大家都那么辛苦那么认真,我也不能放弃!”杨刚回忆起那段时光,也感慨起来。最终,杨刚的创新成果得到了省公安厅的充分认可与推广,他也因此荣获个人二等功。
“被大家认可,既让我感到开心兴奋,也如同一把火,点燃了我对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应用的无限热情。”杨刚说到。此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在他眼中,信息技术就是打击犯罪的锐利武器。时任情报中心主任的杨鲲回忆说:“经过在情报中心几年的摸爬滚打,杨刚成长特别快,已然成为全局信息化实战应用的佼佼者,他总结的技战法越来越贴近实战且高效,成为了大家竞相学习的‘独门秘籍’。”在情报信息中心工作期间,他先后协助实战单位抓捕犯罪嫌疑人80余人,让10余名网上逃犯无处遁形。
为了能够更加贴近实战、了解实战,在部督王某拐卖妇女案中,杨刚主动请缨,踏上跨省追捕的征程。“当时跟着侦查员走了一个多月,先后辗转三省五市,真的觉得他们特别辛苦,也更加坚定我用信息化技术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决心。”最终,杨刚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为成功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杨刚主动申请调入刑侦大队,渴望在侦查破案的一线战场,施展自己积累的经验与才华。“我清楚的记得在23年3月,辖区发生多起车内财物被盗案,案值虽然不大,但在排查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了周边群众的担心和不安。”然而,嫌疑人反侦查意识极强,不但善于伪装,而且还特意避开监控,案件侦破一时陷于僵局。“虽然看不到他的脸,但是只要他出现过,就一定有规律可循。”杨刚就像一位执着的猎手,细致梳理嫌疑人的作案时间与空间规律,对每一个符合规律的可疑人员逐一排查。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努力,终于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揭开了其作案10余起、盗窃财物近两万余元的犯罪事实。
“群众事无小事。我们不能只抓大案,往往民生小案更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杨刚说。2024年春节前夕,杨刚正在值班,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焦急的来报警,称家里准备给孙女发红包的5000元积蓄不见了。“马上过年了,老人很着急,年龄又那么大,我当时就想必须要把案子破了,要不老人肯定没有好心情过年。”他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详细询问细节,并马上组织对老人家周边监控开展排查。数小时后,杨刚和同事们通过监控锁定了嫌疑人,将其成功抓获并追回赃款。“老人一直拉着我的手不放,告诉我那是他省吃俭用一年的积蓄,说我是他的大恩人。”说到这里,杨刚坚毅的脸庞也红了起来。
就在采访结束前,杨刚又背起了行囊准备去广州办案。“真快啊,这一晃又要过年了,我手里的案子得抓紧落地,争取也让这个受害人能过上个好年。”杨刚感叹道。新春佳节将至,杨刚和他的战友们又毅然踏上了征途,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
(责任编辑:)
初审:王文君 复审:李文燕 终审:谭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