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指南

governor
白山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17-07-01   信息来源:   收藏  
自我防范十招

  1、警惕扒手伸黑手

  扒手,一类使人深恶痛绝的人。随着城市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乘坐公交车的人越来越多。扒手往往利用公交车人多拥挤时,里应外合,扒窃乘客衣裤口袋或身后背包里的钱物,使人难以防范。我们平时应多注意观察,发现神色诡秘、东张西望或手里拿着报纸装模做样、臂上搭着衣服的人,一定要多留心眼,以防不测。不妨在口袋、背包上缝上刺毛搭扣,打开时会发出响声,惊动小偷,使其不便下手。背包里应尽量少放贵重物品。一旦发现被窃,不要忍气吞声,而应即使报案。

  2、过马路别踩陷阱

  马路陷阱手段并不高明,往往是利用一些人喜欢贪图便宜的心理,以好人的面目出现,故意丢失“财物”,让他人拾获后,另一同伙设局引诱,同伙间配合默契,趁机盗走他人财物,或以他人身上的金银首饰作低压,借故脱身骗走财物。

  3、取款时多留心眼

  现实生活中,信用卡、存折款被人盗取已屡见不鲜。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犯罪手段越来越高明。当你到银行取款摁密码时,一定要注意遮挡密码,避免让人偷窥。取款回单一定要立即撕毁,不能落到犯罪分子手里,对存折密码要避免用电话号码、自己的生日、车牌号码等,使用信用卡要经常更换密码,以免有人尾随,密码泄露,被人钻了空子。一般大额现金要尽量转帐,或者有人陪同,专车接送,多留一点心。

  4、不让飞车贼得逞

  一个人好端端在路上行走,突然飞来横祸,身上的背包或手机、项链一下被人抢走,防不胜防。除了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外,自己也要时刻提高防范意识。平时喜欢背包的女性走路要走人行道,尽量靠里行走,包背靠人行道里侧的一边,如见两成年男子同骑一辆摩托车在人行道要多留意。背包里不要放贵重物品,也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不要使用背带不坚固的背包。女性遭到抢夺后,应勇敢的马上“打的”悄悄跟踪犯罪分子,或用其他通讯工具报警。

  5、小孩要防陌生人

  小孩往往贪吃,容易受哄,有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小孩年幼无知,用一些食品、玩具做引诱将小孩骗走。所以平时大人、父母一定要交待小孩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也不要跟陌生人讲话,更不要单独一个人出走,外出玩耍尽量在大人、父母的视线范围内。

  6、上网须步步为营

  随着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电脑逐渐普及,一些人上网聊天成了时尚。但切记上网毕竟是虚拟世界,一定注意不要在上网时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别人,也不要轻易接受网友的邀请。要学会分辨真假,保护自己,避免受骗上当。

  7、出租司机多设防

  出租车是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是城市形象文明窗口。出租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一些犯罪分子往往在乘坐出租车时,用麻醉药物注入饮料、香烟,将司机麻醉,使其丧失防卫能力,或者将车引至偏僻路线、停车点使用暴力威胁,用刀顶住司机要害部位,逼迫交出身上钱物。一般犯罪分子作案多选择在晚上19至23时,在郊区城乡结合部、光线较暗、人烟稀少的区域。发现抢劫可疑分子,注意从后视镜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以防不测。可借油料不够、车况不好、行驶途中熄火,或故意闯红灯,提醒别人注意,借故打开车门逃脱。

  8、巧设暗格防财物

  入室行窃,防不胜防,有时甚至连防盗窗、防盗门都难以防盗。但入室行窃的盗贼一般都有速战速决的心态,以防撞上来人。鉴于并非每个家庭都有保险柜的现状,我们不妨在现有的条件下动动脑筋,更有效的保护自己家庭的贵重物品。如在抽屉的隐蔽处设置暗格藏放贵重物品,或将家庭钱物、金银首饰,存折存单等分散存放在不显眼处,以免遭窃时一损俱损。

  9、敲山震虎防诈骗

  一些诈骗分子经常称自己陷入了困境,向过往行人以超低的价格兜售一些名表、手机、项链之类的物品,其诱惑性极大。路遇此情况,我们一定能够要保持清醒头脑,万万不能因一点小便宜而蒙住了自己的双眼,冲昏自己的头脑。遇到此种情况,第一,要向兜售者索要所兜售物品的发票或购物凭证,证明物品的合法性;其次,查看兜售者的身份证件,以备不测。第三,找有专业鉴别知识的部门或人员鉴别物品的质量,以防假冒伪劣。如果是诈骗分子,运用以上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使其原形必露。确定遇到诈骗后,要及时与110联系,将诈骗分子绳之以法。

  10、办公室非真空地

  近来,在一些机关、公司的办公室丢失财物的情况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办公室夜间被盗,犯罪分子采用撬门入室的手段,盗窃财物。因此,在做好机关、公司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办公室内不要存放贵重物品过夜。另一方面,白天工作日时间内,往往也是盗窃分子行窃的好机会。他们往往扮成到机关公司办事或上门推销身份,趁办公室无人的时机,席卷工作人员的皮包或财物。以此种方式行窃,风险小,最容易得逞。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务必做好防范,在办公室杜绝人去财留现象,以免给盗窃分子钻空子。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