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指南

governor
白山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19-04-29   信息来源:公安网   收藏  
信用污点花钱就能“除污” 你信吗?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日臻完善,个人信用记录对需办理信贷业务的人尤为重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心理,以银行内部有熟人帮忙收少许费用即可消除不良信用记录为幌子,骗取受害人钱财。

近日,受害人赵女士报案称,其前几天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称只要交纳500元费用,就可以帮其消除银行不良信用记录。正巧赵女士上月有过信用卡还款逾期的不良记录,于是就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和信用卡卡号以及500元给了对方,但汇款过后对方就没有音讯了,赵女士方知自己上当受骗,遂到公安机关报案。

此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当前不少用户在银行有不良记录急需消除的心理,以银行内部有熟人帮忙收少许费用即可消除不良信用记录为幌子,直接骗取钱财。在骗取钱财的同时还会 假借"消除不良信用记录"之机,骗取受害人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实施其他经济犯罪。因此受害者还存在着涉及其他经济犯罪的危险。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呢?

1.广大群众需提高防范意识,谨防此类诈骗短信,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2.对自己的家人朋友进行宣传,要明确个人信用记录的消除是不可能的。

3.银行、公积金管理等部门应加强不良记录客户系统数据录入、提取、上报及错误数据修正等环节的监督管理,防止数据失窃或被违规篡改,堵塞漏洞,同时加强对用户进行个人信用记录相关知识和管理制度的宣传告知,让用户对不法分子的诈骗伎俩有所防范。

4.电信等部门要加强对信息群发服务的监管,对此类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有害信息应及时封堵。




(责任编辑:刑警支队)

初审:    复审:    终审: